开个头
这一周是开学的第二周,经过第一周的洗礼,第二周变得更加糟糕。刚开学的激情彻底消失,我又沦为了学习奴隶。
读书吧
心理挣扎
这周,我开始思考。
我思考的不是学习的问题,而是我上学期还没看完的两本书。
但是作业本身就写不完,如果再看书就会导致作业质量严重下降。
于是,晚自习前,走廊上,我开始辩证思考。
如果我因为学习而放弃看书,那么我的心情就会很差。
而每天在监狱里的我心情本身就已经很差了。
所以我应该选择通过看书来麻痹自己,或者说苦中作乐。
但是,我没有思考到时间的问题。
经过一番心理斗争,我走进了久违的图书馆。
我熟悉地找到了上学期看了一半的《古都》和《1984》,继续我的阅读之旅。
我把阅读时间定在晚自习前,差不多有1个小时的时间。
并且在中午和晚上的之后,宿舍里的我也会按耐不住,看起书来。
但是,这也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效率。
但是,我的学习效率如此低下应该是历史的必然。我又重蹈复辙了。
日本文学
《古都》与《1984》这两本书的文风应该是大相径庭的。
对于《古都》,是我对日本文学的涉猎。
对于日本文学的认识,源自于我与图书馆的初识《自在京都》,它让我感受到了京都的美,也在其中引入了日本文学。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是《古都》里的“千重子”。
不过我在图书馆里所借阅的第一本日本文学是《潮骚》。
很多同学听到这个书名,都误以为这本书很“骚”,其实不然。
这是一本很清新淡雅的书,海边的自然环境也让我深感共鸣。
在书的最后,我明白了“潮骚”的真正含义——the Sound of Sea,直译为“海的声音”。
不过“潮骚”更有一种文艺感,或是一种门槛。
回到《古都》与《1984》。
《古都》这本书的描写很美,无需用更多的浮夸语言去赞扬,它是文采美、景物美、人情美的统一。
沉迷在千重子的世界里,我仿佛化身为她,在京都赴一场约会。
但是千重子的身世却是比较凄惨,她是被遗弃的,而当她发现自己的孪生姐妹苗子时,得知她的双亲都已去世。
她们相遇相认时,两个人不同的情感描写得十分细腻,千重子感到悲伤,而苗子却很喜悦。
这是因为两个人先前不同的心理预期所导致,毕竟苗子一直都在寻找她。
故事的最后,在两人的相处中戛然而止,却也是让人浮想联翩——我们的真一真的太可爱啦。
《1984》的语言则是晦涩难懂,包含它的哲理。
但也正是因为它的深奥,保护了它。
书中的氛围十分压抑,温斯顿最后被友爱部处置让我十分惋惜。
故事的最后,他被子弹射杀,而他却如浴阳光。
不过最让我感到惊恐的,是在查理斯商店的二楼,画框碎裂,露出了电幕。
而奥布莱恩竟然是诱敌上钩,让我彻底对他失望。
总之,这是一本很好的书,在豆瓣评分之前列。若有机会,我愿意再读读。
功亏一篑
读书是如此快乐,却也让我回到起点。
我的作业彻底无法完成了,我又回到了上学期的狼狈模样——开始抄答案。
这无疑是毁灭性的,所有的知识都将流失,脑子将会腐朽,成绩将会跳崖。
但是,这并不是完全由读书导致的。
毕竟读书没有占用我任何写作业的时间,我亦不敢在晚自习看书——我们是实时被监控的。
而追究作业写不完的原因,乃是理科知识很难理解消化,因而没有写作业的欲望,就算强制自己写也不过是浪费时间。
这个问题必须整改,否则会严重影响前途,但是问题很棘手。
终于熬到周六,熬到下午。
这一周就像炼狱一般,学校不仅仅是监狱了。
肠胃炎在这一周一直困扰着我,下午的课,没有十分坚强的意志力是坚持不下来的,而且晚自习和课上最好是不要上厕所的。
不过这都将过去,记忆也会美化我的痛苦。
雨中忆苦
放学了,天色阴沉,下起了小雨。
我撑起了雨伞,拉着行李箱,走出校门。
环顾门口,也已习惯,没有熟人。
在前往公交站的路上,我主动或被动地回想起了童年的痛苦时光,这是在幼儿园期间。
据我所记,我共寄宿过四户人家,因为父母要工作,忙起来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我。
寄人篱下的滋味是很难受的,虽然也有一个姐姐与我同甘共苦。
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,最可怕的是没有父母在身边。
每次父母来看我们,离别时我都会大哭,然而无济于事,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孩子的感受。
在别人家里是很不自在的,你不能自由地玩耍、看电视。
你不能睡一张床,而是要与好几个人一起睡,或者是睡与人型完全贴合的美容床。
记得好几个夜里,我都在期盼能与父母相聚。
然而孤独并不是最可怕的,被大孩子欺负,没有人会来帮我们——被衣架打、被笔芯扎……
记得一次,父母很善良,带我们去玩充气城堡。
那是晚上,很漆黑,城堡是绿色的,我玩得很开心。
当结束时,我找不到父母了。
原来是父母故意把我们丢下了,只留下了寄宿人家,我大哭了。
就算现在想起来,我还是很想哭。
虽然他们试图用充气城堡的玩乐来减轻分离的痛苦,但给我留下的,只有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自己父母的慌张与恐惧。
惊喜来也
不知不觉,就要走到公交站了。
公交站的人很多,公交车也有几辆。
伞下的我,抬起头,看到一个人朝着学校方向看,好像在寻找着什么。
我看着她,惊奇地发现,有点像我的母亲。
我想叫她,但是转念一想,也许是我认错了,她怎么会来接我。
直到她叫了我,我才敢确认。
难道是因为我在路上回忆童年阴影,上帝要平复我受伤的心灵吗?
我立马从回忆里跳了出来,走向了母亲。
鸡汤结尾
或许人生就是这样,起起伏伏。
在人生低谷,又赋予你新的希望。
回忆往事,是不堪回首;展望未来,是一路荆棘。